钟繇年少时,祖父钟瑜资助钟繇成才。
钟繇举孝廉,除尚书郎、阳陵(咸阳一带)令;后因疾病辞官;后又被任为廷尉正、黄门侍郎。李催、郭汜乱长安,挟持汉帝。 公元一九二年(初平三年)十二月,曹操遣使者王必联络李催、郭汜。李、郭怀疑曹操遣使的诚意,不愿与其来往。钟繇劝李、郭道:“如今诸侯四起,各怀私心;唯有曹操顾念天子,心向王室。二位辅佐汉帝,如果不能团结忠臣,将来难以控制乱局。”李、郭听从钟繇劝谏,与曹操交好;并重椭郁怼?/P> 后李催、郭汜交兵。李催劫持献帝。钟繇与尚书郎韩斌筹划营救献帝。献帝逃离长安,钟繇功不可没,被任为御史中丞,后迁侍中尚书仆射,并封为东武亭侯。 曹操迎献帝,迁都许昌。 公元一九七年(建安二年)一月,曹操表钟繇以侍中身份为司隶校尉之事,持节督关中兵马,镇守长安地带。钟繇上任后,写信寄于马腾、韩遂,劝二人归顺曹操。马腾、韩遂从钟繇之言,并各遣一子入关,表达忠心。 公元二零零年(建安五年),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。钟繇将两千余匹马赠于曹操。曹操写信感谢钟繇赠马,并称赞钟繇劝降马、韩之功,更将钟繇比作萧何。 公元二零二年(建安七年),袁尚派遣河东太守郭援、并州刺史高干和匈奴南单于攻打曹操治下的河东。钟繇奉曹操之命在平阳围剿匈奴南单于,并邀马腾出兵相助。南单于未败,郭援兵至,钟繇料定郭援将渡汾水,决定待郭援渡半时击之。郭援渡汾水过半时,钟繇、马超出击,大败敌军,并斩郭援首级;南单于不战自降。郭援是钟繇的外甥。庞德得知后向钟繇表示歉意,钟繇答道:“郭援是国贼,死有余辜。你不必抱歉”言毕,放声大哭。 后河东卫固、张晟、张琰和高干作乱,钟繇出兵讨伐,平息叛乱。 钟繇将关中居民迁入洛阳,招降叛逆,收留难民。几年后,关中一代人口充实。曹操因钟繇治理用功表其为前军师。 公元二一三年(建安十八年)十一月,钟繇任大理。曹操提议恢复肉刑。朝臣多有反对,唯有钟繇、陈群同意。 公元二一六年(建安二十一年)八月,钟繇被任为相国。 公元二一九年(建安二十四年),魏讽谋反。钟繇因举荐魏讽被免官。 公元二二零年(黄初元年),曹丕建魏国,复用钟繇为太尉。 公元二二六年(黄初七年)十二月,钟繇被任为太傅。 公元二三零年(太和四年)四月,钟繇去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