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蔡邕 (cài-yōng) |
表字:伯喈 |
生卒: 132-192 |
官至:左中郎将 高阳乡侯
|
|
性笃孝,少博学多闻,好辞章、数术、天文,妙操音律。建宁三年,辟司徒桥玄府,玄甚敬待之。召拜郎中,校书东观。迁议郎。熹平四年,奏求正定《六经》文字。灵帝时因上书论朝政阙失,遭到诬陷,流放朔方。中平六年,灵帝崩,董卓为司空,闻邕名高,辟之,称疾不就。卓怒,詈曰:“我力能族人,蔡邕遂偃蹇者,不旋踵矣。”邕不得已到,甚见敬重。举高第,补侍御史,又转持书御史,迁尚书。三日之间,周历三台。初平元年,拜左中郎将,从献帝迁都长安,封高阳乡侯。及卓被诛,邕在司徒王允坐,殊不意言之而叹,有动于色,允以邕为卓党,下狱杀之。
|
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季长戚氏,才通情侈。苑囿典文,流悦音伎。邕实慕静,心精辞绮。斥言金商,南徂北徒,籍梁怀董,名浇身毁。” 马日磾:“伯喈旷世逸才。”
|
父亲:未知 母亲:未知 配偶:未知 子女:蔡琰 兄弟:未知
|
|
|
 |
湖海豪气陈元龙 |
一、序
明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有云:无系累者曰江湖散人,..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