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1
三国首页 三国简史 三国人物 文学史记 三国博物馆 三国地图 篇外杂谈
人物详情
刘放 (liú-fàng)
表字:子弃
生卒: ?-250
官至:骠骑将军 中书监 方城侯 谥曰敬 
历史简介
  汉末在本郡任官,后依渔阳王松,劝王松归顺曹操,书信文词华美,为曹操所欣赏,遂招为司空府官,又外放历任几处县令,于魏国初建之际与孙资俱任秘书郎。曹丕继位后,魏改秘书为中书,刘放任中书监,同中书令孙资一同掌握机密。曹睿继位后,刘放、孙资二人更加被宠信,不断加官进爵。刘放擅长写书信和檄文,曹操、曹丕、曹睿的诏命文书,很多都是刘放所为。曹睿病危时,原意招燕王曹宇为大将军,同夏侯献、曹肇、曹爽、秦朗等人辅政,曹宇推辞,刘放、孙资趁机称曹宇能力不足,大赞曹爽,又力劝曹睿招回司马懿共同辅政。最后,曹睿独召曹爽、司马懿、刘放、孙资同受诏命,而免去曹宇、夏侯献、曹肇、秦朗的官职。曹芳在位去期间,刘放以年老让位,不久病逝。
年表履历
刘放是汉广阳顺王的儿子西乡侯刘宏的后代,曾在郡中担任纲纪官员,被举为孝廉。时值汉末大乱,渔阳王松割据本土,刘放前去依附他。

[color=#DC143C]【204年】

[/color]曹操平定冀州,刘放劝说王松归顺曹操,王松赞同他的建议。正赶上曹操在南皮征讨袁谭,以书信招王松来降,于是王松以雍奴、泉州、安次等地来依附曹操。刘放替王松给曹操回信,文词华美,曹操很欣赏,又听说他劝过王松归顺,于是征辟他为官。

[color=#DC143C]【205年】

[/color]刘放和王松一起到达曹操处,曹操十分高兴,将此事比作“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”,任命刘放参司空军事,历任主簿记室以及郃阳、祋祤、赞县三处县令。

[color=#DC143C]【213年】

[/color]曹操称魏公,魏国政权初建,刘放与孙资俱任秘书郎。

[color=#DC143C]【220年】

[/color]曹丕继位,刘放、孙资转任秘书左右丞。几个月后,刘放转任秘书令。后来,魏国改秘书为中书,刘放任中书监,加给事中,赐爵关内侯,同中书令孙资一同掌握机密。

[color=#DC143C]【222年】

[/color]刘放进爵魏寿亭侯。

[color=#DC143C]【226年】

[/color]魏明帝曹睿继位,刘放、孙资二人更加被宠信,同加散骑常侍。刘进放爵西乡侯,孙资乐阳亭侯。刘放擅长写书信和檄文,曹操、曹丕、曹睿的诏命文书,很多都是刘放所为。

[color=#DC143C]【233年】

[/color]孙权与诸葛亮联合,打算一起进攻魏国。魏国的边境侦察兵缴获孙权的书信,刘放于是改写信中言词,往往能够更换本文却仍与上下文相衔接,将信改作写给魏征东将军满宠,表现出欲归顺魏国的意思,将其封好送给诸葛亮。诸葛亮将信抄给吴将步骘等人,孙权看到后,怕诸葛亮怀疑他的合作诚意,费力做出解释。这一年,刘放、孙资二人俱加侍中、光禄大夫。

[color=#DC143C]【238年】

[/color]司马懿平定辽东,刘放、孙资二人以参谋之功,各进爵,封本县。刘放方城侯,孙资中都侯。同年,魏明帝曹睿病危,打算招燕王曹宇为大将军,与领军将军夏侯献、武卫将军曹爽、屯骑校尉曹肇、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。曹宇性格谦恭,推辞任命。刘放、孙资二人趁机称曹宇能力不足,大赞曹爽,又力劝曹睿招回司马懿共同辅政。(《魏晋世语》言:刘放、孙资久掌中央事务,夏侯献、曹肇等人不满,刘孙二人怕这些人辅政后自己失权,故力劝曹睿改任曹爽、司马懿辅政。)最后,曹睿独召曹爽、刘放、孙资以及赶回的司马懿同受诏命,免去曹宇、夏侯献、曹肇、秦朗的官职。

[color=#DC143C]【239年】

[/color]曹睿去世,曹芳继位,刘放、孙资各增邑300户。刘放并前共1100户,封爱子一人亭侯,次子骑都尉,余子皆郎中。

[color=#DC143C]【240年】

[/color]朝廷加刘放左光禄大夫,金印紫绶,仪同三司。

[color=#DC143C]【245年】

[/color]刘放任骠骑将军,仍领中书监。

[color=#DC143C]【246年】

[/color]朝廷又封刘放一子为亭侯。刘放、孙资均以年老让位,每月朔望之日仍以列侯的身份上朝,位特进。(《资别传》载:曹爽专权,多变旧制,孙资不愿居要职而无权,于是称疾让位。)

[color=#DC143C]【250年】

[/color]刘放去世,谥曰敬侯,儿子刘正继嗣。

刘放与孙资相比,长于计谋,而自学修研不足。刘放、孙资善于顺承君主的意思,没有劝谏君主错误的言行,排挤辛毗而扶持王思,因此为当世人讥讽。然而他们能够赞同群臣的谏诤意见,又不时向皇帝秘密陈述得失,并不是传言中只会阿谀奉承之徒。魏咸熙年间,设立五等爵位,以刘放、孙资先前的功绩,改封刘放之子刘正方城子爵,孙资之子孙宏离石子爵。

历史评价
陈寿:刘放文翰,孙资勤慎,并管喉舌,权闻当时,雅亮非体,是故讥谀之声,每过其实矣。《三国志魏书十四》
家族关系

父亲:未知

母亲:未知

配偶:未知

子女:刘许 刘正 刘熙[刘放子] 刘宏[东汉] 

兄弟:未知

相关人物
热门文章
三国杂谈-博望坡之战到底发..
三国杂谈-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为了塑造诸葛亮的智慧形象,把..
依附与独立——试论《三国演..
 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,《三国演义..
丹杨兵
陶谦能长期称霸一方,并图谋天下,靠的是手中一支精锐的军事..
毛泽东读评《三国演义》
《三国演义》“令人喜读”   《三国演义》描写的是三国..
张郃异闻录
军号由汉至三国,军号泛滥,然则始终以大骠车卫、四征前后左..
三国首页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意见留言
三国爱好者QQ交流群:197435262    三国1(www.sanguo1.com)版权所有 ©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  苏ICP备20240667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