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1
三国首页 三国简史 三国人物 文学史记 三国博物馆 三国地图 篇外杂谈
人物详情
王基 (wáng-jī)
表字:伯舆
生卒: 190-261
官至:司空 征南将军 东武侯 谥曰景 
历史简介
  军事上王基最擅长的就是对战局的准确分析,甚至出现过因为反复请战以至对上抗命违诏,对下力排众议的奇事。同时王基非常善于用兵,曾以奇兵夺取孙吴粮仓,俘获大量敌军及军事物资,也曾协同领兵粉碎毌丘俭、诸葛诞的叛乱。内政上,王基具有优秀治理能力,青州刺史王凌因为有王基的帮助得以收到青州人士的称赞,以致发生王凌坚决不把王基放回中央的怪事。王基治理的州郡号称“为政清严有威惠,明设防备”,以至“敌不敢犯”。王基治理的江夏,号称“明制度,整军农,兼脩学校,南方称之”。学术上,王基深通郑玄之学,并敢于与当时以经学知识丰富著称的王肃辩论。王基又是一位孝子,自小与叔父相依为命,而以孝顺著称,在其功成名就后,还特意分出自己的封邑给自己的堂兄弟以报答叔父的养育之恩。王基还是一位正直清廉的臣子,他长期担任要职却治身清素、不营私产,死后家无私财。他在目睹魏明帝大兴土木后敢于上疏直谏。而他的上级曹爽专制导致国内风化大坏,王基也敢于不畏强权撰写《时要论》加以讥讽。综上所述,王基是一位内外兼修、德才兼备的三国人物。
年表履历
[公元203-227]

汉建安年间至魏黄初年间自小父亲王豹已去世,由叔父王翁养育成人。17岁时,担任东莱郡府吏,因非其所好而辞职。

[公元220-227年]

魏黄初年间

各地举荐孝廉,王基被任命为郎中。

青州刺史王凌特意上表推荐王基出任别驾,后来朝廷征召王基为秘书郎,王凌又请求把他召回。司徒王朗要求征召王基,王凌却因为贪图利用王基的治理能力而赖着不放人,因此遭到司徒王朗的弹劾。

大将军司马懿征召王基,尚未到任又被提升为中书侍郎。

[公元227-239年]

魏明帝执政时期

王基目睹魏明帝大兴土木修建宫室,百姓劳苦,于是上疏请求减少对百姓的劳役。

[公元227-233年]魏太和年间

散骑常侍王肃撰写经传,常常修改郑玄的旧说,王基则依据郑玄的学说与王肃争论。

出任安平太守,后来因公事免职。

[公元240-249年]

魏正始年间

大将军曹爽奏请王基担任从事中郎,后来出任安丰太守。因为治理州郡严谨,而且防备森严,所以孙吴不敢进犯,加升讨寇将军。

孙吴在建业集中大军,扬言进攻扬州,王基向扬州刺史诸葛诞分析局势,准确预测孙权无意出兵来犯。

王基目睹曹爽专制之下风化大坏,愤然撰写《时要论》讥讽时事。

[公元249年]

魏嘉平元年

征召为河南尹,由于曹爽被诛杀,按例免官。后来担任尚书。

[公元250年]

魏嘉平二年

出任荆州刺史,加扬烈将军,跟随征南将军王昶讨伐孙吴。进攻夷陵,与吴将步协对峙。

[公元251年]

魏嘉平三年

使用疑兵计攻取雄父邸阁得到大量军粮,并俘虏吴安北将军谭正及数千敌军。赐爵关内侯。

向朝廷分析局势,劝阻朝廷大举出兵伐吴。

[公元252年]

魏嘉平四年

司马师执掌朝政,王基上书劝戒,并推荐许允、傅嘏、袁侃、崔赞等正直人士。得到司马师的赞同。

与州泰、邓艾、石苞分别主管州郡事务。

[公元255年]

魏正元二年

毌丘俭、文钦反叛,朝廷以基为行监军,授予符节,统领许昌军队。王基在许昌与司马师相遇并对局势进行分析,得到司马师的赞赏。作为前锋进军。

朝廷认为毌丘俭、文钦难以战胜,下诏禁止王基进军。王基向朝廷分析局势,并反复请战,得到准许占领氵隐水。然后说服司马师,抢在毌丘俭赶到以前占领南顿,成功迫使毌丘俭退守项县。

王基在得知毌丘俭派文钦袭击邓艾后,马上进攻项县,导致毌丘俭全线溃败,得以平乱。王基因功升任镇南将军,都督豫州诸军事,领豫州刺史,进封安乐乡侯。

王基上疏请求从自己的封邑分出二百户,赐与自己的叔父子王乔进爵关内侯,以报打叔父拊育之德。朝廷有诏特许。

[公元257年]

魏甘露二年

诸葛诞反叛。王基以豫州刺史身份行镇东将军,都督扬州、豫州军事。

朝廷要求王基在项县修筑堡垒,王基反复请战,后来受命占领北山对抗朱异。王基再次冒着抗命违诏的危险,力排众议,要求全军驻守险要,最终获得朝廷的批准。

司马昭屯兵丘头,王基负责都督城东、城南二十六路军队。诸葛诞粮食用尽,于是昼夜攻打王基以求突围,王基据险死守,随后进行反击大败敌军。战后司马昭写信对王基给予高度评价。

[公元258年]

魏甘露三年

平定诸葛诞之叛,同时王基成功以诸葛恪、姜维、曹操的事例说服司马昭停止进攻孙吴的计划。并上疏辞让征东将军之职务,而把功劳分给下属。

王基母亲去世,朝廷下诏要求对丧事保密,并迎接王基父亲王豹的灵柩与王基母亲合葬。追赠王豹为北海太守。

[公元259年]

魏甘露四年

王基调任征南将军,都督荆州诸军事。

[公元260年]

魏景元元年

曹奂即位,为王基增加食邑千户,加上以前的一共五千七百户。

[公元261年]

魏景元二年

王基收命接受吴邓由、李光的投降,王基准确分析出投降有诈,并向司马昭陈述意见,得到司马昭的赞许。

同年,王基去世,追赠司空,谥号为景侯。

历史评价
陈寿:王基学行坚白……掌统方任,垂称著绩。
    王郎:宿卫之臣,秘阁之吏。
    司马昭:将军深算利害,独秉固志,上违诏命,下拒众议,终至制敌禽贼,虽古人所述,不是过也。
    司马昭:确然共尽理实,诚感忠爱,每见规示。
    西晋朝廷:故司空王基既著德立勋,又治身清素,不营产业,久在重任,家无私积,可谓身没行显,足用励俗者也。
家族关系

父亲:王豹

母亲:未知

配偶:未知

子女:王徽 

兄弟:未知

相关人物
热门文章
三国杂谈-刘备的定位策略
三国杂谈-  当刘备迟疑不决,不知道该不该喧宾夺主,从刘..
张飞的年龄
张飞传:“张飞字益德,涿郡人也,少与关羽俱事先主。羽年长..
也说赵云--[云别传]小考..
赵云,字子龙,常山真定人。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将领。 ..
三国杂谈-三国同名同姓人物..
三国杂谈-曹节 1、曹操曾祖 2、宦官,十常侍之一,..
三国杂谈-三国首都的几方面..
三国杂谈-首都可以位于中部或边境地区。 无论首都位于中..
三国首页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意见留言
三国爱好者QQ交流群:197435262    三国1(www.sanguo1.com)版权所有 ©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  苏ICP备20240667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