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杂谈- 陕西省汉中市龙江镇柏花村有一座高10米、占地600平方米的墓冢,碑刻“汉荡寇将军张嶷之墓”。这个张嶷,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,史称后五虎上将之一。在正史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都有浓墨重彩的描述。 《三国志·蜀书》为张嶷立传:张嶷,字伯岐,巴郡南充人。出身贫寒,但从小豁达豪壮。 
弱冠时(20岁)为县功曹,刘备平定益州之时,山野强盗寇犯县里,县长举家逃亡。张嶷携带着县长夫人,冒着山贼的刀枪剑戟,杀出一条血路,县长夫人方才得救。张嶷因此在当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,于是被征召为益州从事。 张嶷同郡人龚禄、姚伷,当时也很有名气,都是位极二千石的高官,都与家境贫寒的张嶷非常友好。 张嶷足智多谋,善于心战,屡建奇功。 建兴五年(227年),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,预备北伐事宜,因此往汉中大量输送军资物品。 
山贼张慕在广汉、绵竹一代兴风作浪,劫掠军资。时张嶷为已为郡都尉,于是率军讨伐。 山贼张慕得知张嶷前来,于是四散山林,张嶷无法通过战斗将其擒获,于是骗他和亲。张嶷置办酒席,邀张慕来赴宴,席间趁张慕酒醉之际,张嶷率领左右亲自将张慕极其部下五十余人斩杀,而后又清剿山贼,将山贼其他头目,也都悉数斩杀。 张嶷剿灭了山贼,因功升为牙门将。后张嶷又率部追讨汶山叛乱的羌人,大获全胜,封关内侯。 建兴九年(231年),汶山郡羌人趁诸葛亮北伐之际而作乱,当时张嶷被拜为牙门将,属将军马忠,张嶷时有士兵三百人,随马忠讨伐叛乱。马忠又以张嶷为先锋,别督数营先行。 张嶷于山上四五里扎营,而汶山羌于山间扼要立石门,门上作床,床上放了很多大石头,若有人从此过,都被石头砸的粉身碎骨。张嶷没法发动进攻,于是派遣使者前往告诉叛羌: “你们羌人在此作乱,伤害无辜,天子下令将要灭了你们,你们如果投降,我们便会给你资助,让你们在此安居乐业,如果不从,大军一到,就会将你们全部碎尸万段,到时候你们后悔也来不及了。” 于是一些头目便率军向张嶷投降。那些不投降的奔窜到山谷里,张嶷放兵追击,全部克定。 
建兴十一年(233年),由于张翼执法较严,不得南夷欢心,于是刘胄作乱造反,张翼不能破,被征回。朝廷派遣马忠代替张翼平乱,此时张嶷跟随马忠一起前往。张嶷作战勇猛,一马当先,将刘胄斩杀,南土获安。 不久之后,牂牁郡、兴古郡獠种又造反作乱,马忠令张嶷率领诸营前往讨伐。张嶷不但将其平定,又招降两千余人,全部送往汉中,加入蜀汉的北伐军队。南中四郡就此安定。 建兴十四年(236年),武都县氐人首领苻健请求归降,派将军张尉前往受降,超过了约定的时期还没有回来,大将军蒋琬很担心这件事。张嶷评议说:“苻健请求归附非常诚恳,一定不会另有变化。平素听说苻健的弟弟狡猾奸诈,又加上少数民族的人不能有同等的功劳,可能有背离抵触的情况,因此张尉在那里停留下来了。” 过了几天,消息传来,果真是苻健的弟弟率领四百户人投奔了曹魏,只有苻健前来归附。 当初,越巂郡自诸葛亮讨高定之后,此地蛮夷多次造反,先后杀死太守龚禄、焦璜,而后越巂太守都不敢去郡里上任,只敢住离越巂郡八百里的安上县,越巂郡徒有其名。 因张嶷在平定南蛮上颇有战功,于是当时议论可以让张嶷去开复此郡。于是朝廷以张嶷为越巂太守,张嶷到郡后,诱以恩信,于是蛮夷皆服,都来投降。 北徼捉马最骁劲,不承节度,于是张嶷亲自率军前往讨伐,生擒其头目魏狼,但张嶷却将他放回,希望魏狼可以回去招降其他人不肯降服的人,于是上表封魏狼为邑侯。其他部落的人听闻这个消息,都纷纷来降。于是朝廷以军功封张嶷为关内侯。 苏祁邑君冬逢、逢弟隗渠等投降后又造反,张嶷率众讨伐,诛杀冬逢。冬逢的妻子是旄牛王的女儿,张嶷用计,不治其罪。而冬渠逃入西徼,冬渠刚猛彪悍,其他部落的人都害怕他,于是派遣自己的两个亲人去张嶷处诈降,但被张嶷识破,张嶷重赏这两人,巧用反间之计,于是两人回去将冬渠杀死。冬渠部的头目李求承,当初造反时亲手杀死了越巂太守龚禄,龚禄是张嶷的至亲好友,张嶷将李求承捕获杀死。 蜀汉在王平、马忠等第二代战将纷纷去世后,随姜维苦撑时局的主要是张嶷等将领。南中之地(今四川西南部),自诸葛亮死后多次发生叛乱。 张嶷任越西太守后,恩威并施,既讨伐叛贼,又协助少数民族耕种、畜牧、经营盐铁,发展经济,南中得以稳定繁荣。后主刘禅加封张嶷为抚戎将军。 张嶷驻守南中达十五年,他奉旨离开南中时,当地百姓挥泪道别,乡民跟随张嶷朝贡者竟达百余人,朝廷加封张嶷为荡寇将军。 张嶷一生跟随诸葛亮和姜维南征百战,立下了许多战功。 延熙十七年(公元254),延熙十七年(254年),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,卫将军姜维从李简处得到了很多的军需物资,于是姜维率领张嶷等挥师北伐。而此时患有风湿的张嶷这时已经严重到不能走动,必须依靠拐杖站立,于是有人提议把张嶷留在后方,但是张嶷执意跟随大军北伐。 
出发之前,张嶷向后主上书道:“臣得蒙主上看重,屡受恩惠,加上有病在身,时常担忧突然身亡,不能报答主上。如今总算可以随军出征,为国效劳。如果取得凉州,臣愿意担任藩镇守将;如果不能报捷,只好牺牲自己以作报答。”后主看了感动,不禁流下泪来。 张嶷在北伐中英勇善战,在与魏将徐质的交战中,因寡不敌众,战死在狄道(今甘肃临洮)。张嶷沙场殒身,灵柩运回汉中,安葬在褒城驿,今汉中市龙江镇。越西群众听到张嶷的死讯后,无不悲泣,并为之立庙四季祭祀。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里,张嶷出场于第八十七回: 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孟获,张嶷随军征讨,曾与孟获之妻祝融夫人单挑,被祝融夫人用飞刀击伤。 
在随诸葛亮北伐的战斗中,还曾被魏将王双流星锤打伤。可谓受伤无数,战功卓著。诸葛亮生前比较器重张薿,委以重任。 五丈原临终前叮咛姜维,王平、马岱、廖化、张翼、张嶷忠贞勇猛,且多年带兵打仗,经验丰富,是可以依靠的武将。张嶷曾跟随姜维征伐曹魏,后因为掩护姜维撤退,战死沙场,姜维对张嶷之死非常感伤,上表刘禅,请求自贬。 西晋史学家陈寿评价张嶷说:“嶷慷慨豪烈,士人咸多贵之。”“张嶷识断明果。” 《益州耆旧传》载: “张嶷仪貌辞令,不能骇人,而其策略足以入算,果烈足以立威。为臣有忠诚之节,处类有亮直之风,而动必顾典,后主深崇之。虽古之英士,何以远逾哉!”
千百年过去了,张嶷的史迹早已鲜为人知,然而其墓冢尚在,仍在见证那段叱咤风云的三国历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