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1
三国首页 三国简史 三国人物 文学史记 三国博物馆 三国地图 篇外杂谈
“代汉者当涂高也”——一句挑起野心家的怪语
作者:夹谷触    发布日期:2020/10/24
声明:本文章为网友发布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。
  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都曾记录了东汉末年在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谶语:“代汉者,当涂高也。”
  谶是一种迷信的预言。用一些隐晦的游移不定的话来预测未来的事件,就叫谶语;还加上图象的就叫图谶。旧时一度流行的《刘伯温烧饼歌》,就是这种玩意。一个王朝每当衰败的时候,就会有谶语出现,也不一定会有人利用谶语,来达到某些政治目的。
  “代汉者,当涂高也。”意思是说汉王朝气数已尽,注定要有新的代替它;而代它的便是“当涂高”。
  “当涂高”三字意思隐晦,又想谜语。谁是“当涂高”呢?于是就有人费尽心思去猜测。
  首先认为自己是“当涂高”的是哪个无才寡德而又自命不凡的袁术。
  袁术和袁绍是堂兄弟(一说异母兄弟),他们的高祖袁安,官至司徒;安子袁敞官至司空;孙袁汤官至太尉;曾孙袁逢、袁隗,都位至三公。所以袁术、袁绍自称“四世三公”,门第之高,无人能比。
  自从黄巾起义,继之董卓弄权,东汉王朝势成瓦解,于是袁术就以为天命就落在自己身上了。什么天命呢?他认为汉代的火德已衰,代火的应是土德,而自己姓袁,袁上有土,所以他正是土德的代表者。此是其一。他又认为自己名术,术是城邑内的道路,他又别字公路,所以谶语的“当涂高”就是指他袁术。这是其二。
  后来听说孙坚在长安得到传国玉玺,就更以为汉王朝气数已尽,无可挽回了。为了得到这个象征天命的宝贝,他更是不择手段,把孙坚的妻子拘留起来,逼她交出玉玺(《演义》记载略有不同,这是根据《三国志》)。玉玺有了,他的野心就更大。献帝建安二年,他便在寿春正式做起皇帝来,自称“仲家”,设置公卿百官,郊祭天地,还要把吕布的女儿接来做太子的“冢妇”。
  这简直是迷信到了入骨的程度。他的彻底失败,当然是无可避免的。
  袁术失败以后,第二个捡起这句破烂谶语的是曹丕。
  建安二十五年,曹丕篡汉的时机已经成熟,于是有个叫许芝的太史丞就引用谶语,说:“当涂高者,魏也;象魏者,两观阙是也。当道而高大者魏,魏当代汉。”原来古代的宫殿祠庙前面通常都建有两个高大的台,台上又有楼观,在两台之间留个空阙的地方,这种建筑就叫阙或双阙。许芝说“当涂而高”正是这个东西。它又叫“象魏”。于是就证明以魏代汉,正是“天意”了。
  说穿了,“天意”不过是人意。这个人意又不是众人之意,而是有权力的人的私意。写在纸上的字是死的,人的嘴巴是活的,谶语不过是些游移不定的东西,随你怎么解释都可以,问题是在于谁有解释的权力。既然袁术以失败告终,这个“当涂高”就不是“公路”;曹丕却建立了魏王朝,所以解为“象魏”便是理所当然的了。什么图谶、《烧饼歌》之类,都是一个道理。
热门文章
三国时期关于南京的故事
建业就是三国时期的南京,也是东吴的政治中心..
三国杂谈-曹操的手下中,此..
三国杂谈-在汉末三国时期,大将军无疑是武将最高的官职了,..
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战役
一、概述 从建安二十二年(公元217年)开始,..
家乱而国衰—一纸兴亡看东吴..
  “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天下英雄谁敌手,曹、刘..
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的可行..
子午谷奇谋一直被三国迷津津乐道,很多三国迷都有过充分的讨..
三国首页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意见留言
三国爱好者QQ交流群:197435262    三国1(www.sanguo1.com)版权所有 ©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  苏ICP备2024066706号